今年第二波疫情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襲來,不只是馬戲,不只是表演藝術產業,各行各業都面臨了不得不停擺的危機,或至少大大扭轉原有的模式,沒有任何一個人的生活不受到影響。這場災難彷彿讓我們經歷了一種時差,現在才「迎頭趕上」第一世界去年經歷的生命經驗,疾病不再是隱喻,成為文化與經濟活動的守門員。夏天已經過了一半,藝術節不見蹤跡,廣場沒有盛大的戶外演出。
在疫情下,許多行為模式都必須轉變和妥協,甚至完全停下腳步。然而,少了許多演出的同時,卻也是個重新整理,回看自身歷史、環境的好時機。本期主題專文聚焦臺灣馬戲與雜技表演者的身體訓練,透過訪談蒐集來的第一手資料,梳理不同場域展現的審美機制,以期作為未來有一天建立可能身體論的基礎。
本期【雜智庫】一改過去幾期針對馬戲美學和歷史的書寫,探索臺灣最重要的民俗項目:扯鈴的形制發展,如何影響了扯鈴的表演技術。【話馬戲】延續上一期主題,仍聚焦臺灣馬戲、雜技女性從業人員的觀點,【國際視窗】則在歐美迎來解封之際,從太陽馬戲團為起點,分析了接下來馬戲市場可能的未來。
文字|余岱融
扯鈴近二十年來在台灣飛速發展,不僅多位臺灣扯鈴玩家前往太陽馬戲團演出,更吸引國際知名品牌紅牛(Red Bull)開創PAO扯鈴一對一Battle競技賽事。
臺灣的扯鈴能夠被世界看見,除了因為許多扯鈴老師、玩家大力推廣,功不可沒外,道巨型制的轉變,是讓扯鈴表演急速成長的一把關鍵鑰匙。
過去,扯鈴材質以木頭為主,不但容易損壞,如不慎失誤更常常讓表演者「見紅」。後續雖引進塑膠材質的扯鈴,大大提升了安全性,但礙於穩定度及軸承無法維持轉速,使得表演技術上一直難以突破。2005年,三鈴實業社(SUNDIA)出產了臺灣首顆自行研發製造的「培鈴」扯鈴,從此使得臺灣扯鈴圈有如打電動開外掛一般,出現爆炸性的成長。培鈴扯鈴的靈感來自腳踏車,將培鈴軸承放入扯鈴,克服了摩擦力,能在短時間內提升轉速,並維持更長時間的高轉速,因此,放棍類型招式、直立鈴招式紛紛問世。因為穩定性的提升,也讓多鈴表演的扯鈴數量不斷攀升。目前單人可同時表演的數量為五顆。
培鈴扯鈴的問世,加上扯鈴玩家們不斷地創新,讓臺灣扯鈴時至今日依舊在國際上備受注目,不少世界級雜技賽事都能看到臺灣選手的身影。今年,三菱實業社宣布推出了最新款「磁浮培鈴」,再次改變了原有培鈴的構造。根據已經試用過此款扯鈴的選手說法,磁浮培鈴將軸心部分加入磁鐵來製造出「懸浮效果」,而懸浮的用意主要在於讓軸心高速轉動時減少磨損,除了讓鈴速維持得更持久,也讓軸心耗損度大幅降低,提高了扯鈴使用壽命。這顆扯鈴的第二個亮點是「軸心加長」以及「改變鈴碗弧度」,跟以往的培鈴相比懸浮培鈴看起來更細長,在扯動時不會容易觸碰到鈴碗造成扯鈴歪斜,也讓以手指操控扯鈴的「上手動作」更容易完成,相信這顆扯鈴的出現,又會讓扯鈴招式發展更多元,變化出更多樣的玩法,可能再次將扯鈴表演推向另一個高峰。
文字|何致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