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vol 007 六月號 – 話馬戲—什麼事,是一座場館不能解決的?
一場歐洲巡迴之旅,開啟了FOCA的馬戲征途...

對不起了錢錢,我們真的需要一座馬戲篷

文字|羅心彤

插畫|Hao-Yun

圖片提供|福爾摩沙馬戲團

 與談人|

林智偉(福爾摩沙馬戲團創辦人)

張又文(FOCASA馬戲藝術節總策展)

 

一場歐洲巡迴之旅,開啟了FOCA的馬戲征途,那是2013年,馬戲仍罕見、雜技掛帥的臺灣。十年來,他們征戰世界各地的馬戲藝術節,演遍、看遍各種馬戲表演場地,林智偉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臺灣需要一座馬戲篷。」這個念頭在2021年發芽,疫情暫緩了FOCA馬不停蹄的創作與巡演行程,他終能靜下心來規劃,認真買下臺灣第一座可容納千人的大型馬戲篷,命名「V-13」。

 

臺灣在這十年間不僅陸續長出臺中歌劇院、高雄衛武營,更在今年迎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試營運。這十年來,足夠的場館與邀演單位運作熱絡,已不乏海內外知名馬戲團隊受邀來臺演出,打開民眾視野;既然如此,臺灣為什麼還需要一顆馬戲篷?

 

林智偉並沒有費心解釋,而是找回十年前的戰友林又文,一起在2022年3月,集全團之力舉辦了一場轟動臺南的「FOCASA馬戲藝術節」。當夜幕低垂,營燈亮起,觀眾在星空下的馬戲篷裡鼓掌驚叫,情緒隨著節目起伏歡呼暢笑,答案已盡在不言中。

是十年。

圖片來源:FOCASA馬戲藝術節

Q:為什麼遊牧型的移動對馬戲團這麼重要?臺南是適合復刻這個特性的地點嗎?

 

智偉(下簡稱偉):我很在乎的一件事,就是這頂帳篷的出現,能帶給我們馬戲演員和其他民眾什麼想像。在臺南籌備近一個月,每個經過馬戲篷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會被它吸引,一看到帳篷就會感到快樂和輕鬆,這就對了!

選擇在臺南有很多原因,一來是「FOCASA馬戲藝術節」的延續性,臺南給了我們合適的空間去嘗試;當然也考慮過新竹,但新竹風大,馬戲篷最怕風,只能忍痛放棄。再來是天氣,臺南自然相對穩定,儘管三、四月還是有機會下雨。我們從3月1日開始籌備,每天畫烏龜、燒烏龜,結果開展當天,不但沒下雨還超熱,老天有保佑。

 

又文(以下簡稱文):遊牧是馬戲的本質,基本上馬戲團的成員、演出的內容,都是跟著馬戲篷一起移動的。focasa就是foca加casa(家)的意思,我們第一次走進馬戲篷時,心裡就已經有滿滿的歸屬感。遊牧型的馬戲篷也象徵自由、開放及多元,這種很自在、很chill的感受,就是我們希望透過馬戲篷帶給大家的。

 以臺灣來說,臺南是一個生活步調相對慢的城市。籌備期間,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工作,看著草地和陽光,還以為人在南法。這個城市的氛圍,完全符合我們對馬戲篷的氛圍期待,這也是到現場實際工作才有的感受。

 

Q:為什麼是V-13?請分享選擇這個型號的馬戲篷的原因。

 

偉:古時候的馬戲團是馬術表演,當時設計了圓形框來限制馬的動線,讓牠們能繞著一直走,circus一詞就是從circle而來。而要讓馬能在帳篷裡自由移動,最少要有13米直徑的圓形空間,因此早期很多馬戲篷都是以這樣的規格來搭建。V-13的命名,就是取自這個充滿馬戲發展脈絡的重要數字。

 

V-13屬於大型馬戲篷,最多可以容納1200位觀眾,外型偏向傳統的大型、紅色馬戲篷。作為計畫的開始,我們要讓觀眾一眼就能認出,這是他們想像中、記憶中的馬戲篷的模樣。每頂帳篷有不同的特性,之後第二頂可能會選擇比較小型、全白、偏時尚而且適合當代馬戲的篷,未來在節目內容與跨界合作上會有更多好玩的可能。V-13屬於親子型,適合地景藝術節、兒童藝術節等戶外大型活動。我們不但思考硬體本身,也同步在想像後續的發展。

 

文:馬戲的表演元素很豐富,充滿可能性。舞台形式不太能像戲劇院那樣固定,必須具備更多的功能和彈性,才能符合各式充滿奇想的馬戲動作設計,因此擁有一座馬戲篷,對馬戲團的創作與演出非常重要。今年FOCASA就是個初嘗試,偏鏡框式舞台;未來舞台和觀眾席的形式會更多變,預計開到半環型或甚至360度全環,依照不同舞台特性設計適合的節目。多元的內容、形式與跨界合作,是我們未來要嘗試的方向。

 

Q:為什麼在馬戲篷看馬戲,爽度會比實體劇院更高?

 

偉:在馬戲篷裡可以飛!對馬戲演員來說,在篷裡演起來很爽,飛人甚至能飛到觀眾的頭邊。而對觀眾來說,不僅能近距離感受馬戲的危險刺激感,甚至還會被飛在頭上的高空演員的汗噴到。這是傳統劇院不可能有的觀看體驗,近距離的刺激感,是馬戲好看的重要元素之一。這次試演的作品《馬戲派對》就是集結眾多刺激馬戲技法、近年備受歡迎的親子馬戲劇場,非常適合在這座大型馬戲篷演出,觀眾看得開心、演員也演得很過癮。

 

文:這次試演雖不對外售票,但我們特別邀請了南台家扶中心、勵馨基金會的小朋友來觀賞。他們完全被舞台上的演出吸住!在篷裡,觀眾能近距離感受到危險與刺激,也更加能被台上的演出吸引的目不轉睛。危險本身就是馬戲的魔力之一,這也是馬戲篷才能做到的體感。

 

Q:請分享這次讓你最感動或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偉:搭帳篷遇到非常多困難,完全超乎我們想像。首先搭建要申請臨時建物執照,需要建築師核准,我們沒有類似經驗,所有事情都從頭學起。光是鋼骨結構就花了半年,每一根都要用吊車吊起來量尺寸和重量,再送SGS檢驗。正式搭建時,因為臺灣的工班和舞台技術人員也都沒搭過馬戲篷,我們得一起討論研究、克服各種困難。最終帳篷搭起來的那一刻,所有參與搭建的人員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像是把一個孩子生出來一般。這十年來支撐我們的動力,就是不斷的創作;我也在這群工班和硬體人員身上看到這種創造力。馬戲篷可不只有演員在創作,幕後的技術人員也都在創作,作品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而是整個團隊一起創作的成品。這股能量非常難能可貴。

 

文:印象很深的是一個阿嬤來到前台,激動地跟我們說,她小時候看過一次馬戲篷,沒想到等了50年終於又再次看到馬戲篷的出現;還有從新竹、臺北來的爸媽帶著小朋友遠道而來,到現場發現票索取完了,小孩直接在現場哭出來;還有好多好多人頂著艷陽排隊,花了兩、三小時才進來⋯⋯這一切一切都讓我們很感動,原來有這麼多人和我們一起期待這件事的發生。

圖片來源:FOCASA馬戲藝術節

Q:未來FOCASA與FOCA有什麼計畫嗎?

 

文:今年的FOCASA只是暖身體驗場,明年才正式開始。我們會持續走大眾、親子、娛樂、親民的路線,以馬戲為主軸,再延伸到不同型態的合作;像是邀請街頭藝人在戶外舞台演出、草地區開放給業餘的玩家,務必讓馬戲在這個空間裡自然地發生。

 

偉:有了過去十年國際跑跳的經驗,我們希望呈現出適合臺灣、且能幫助臺灣馬戲發展的藝術節。我們選擇的節目和FOCASA的定位,都會跟著整個環境和文化脈絡來思考。

 

透過歡樂的FOCASA接觸親子族群,讓大家知道馬戲團現在已經沒有動物,也不是過去的雜耍表演了。透過這樣軟性的方式介紹馬戲,再讓大眾知道臺灣的馬戲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有這麼多元素、有舞蹈、有脈絡、有文本,更有自己的特色。

 

文:當然也預計邀請國外表演團體,演出當代馬戲作品,讓大家認識當代馬戲的樣貌,並安排國內外馬戲團隊交流,這對台灣的馬戲工作者會是很好的養分。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創造馬戲與臺南這座城市更深的連結;國外的藝術節多會以當地的特色來創作,或在特定地點做快閃演出,我們要讓馬戲這件事更自然地發生在城市與生活中,更親近觀眾。

 

過去我們總是期待出國參加亞維儂或愛丁堡藝術節,希望FOCASA未來也能成為一個在商業和藝術上都具指標性的藝術節,讓海內外的團隊都期待來臺灣參加。

偉:我們想讓馬戲走進生活,因為沒有生活就無法永續,沒有永續就沒有生態。純做劇團很難照顧更多的人,所以FOCA今年也要做馬戲教育、培養新的觀眾,壯大臺灣的馬戲產業。我們能讓資深的馬戲表演者,從演員轉職成老師、劇團人員,用企業的形態讓演員延長職涯生命。藉由這樣的形式,好讓更多人願意從事馬戲。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才能讓馬戲的生態更完整。

Tags : Reading circus, FOCA, FOCASA, circus, circus arts festival, circus classroom
FB :
Related Articles
vol 010 三月號 -不分國界都爆篷—V-13巨型能量場
佇立在園區的正中心,紅白相間的V-13劇場是臺灣第一座馬戲篷,今年除了馬戲篷主體外,更添入了引帳增加劇場的氛圍與層次感,觀眾從拱形入口進到篷內,光線被收束成漆黑的小型廣場,得再次穿越過道才是劇場本身,隨著步伐,外頭的艷陽、喧囂漸漸沉澱,360度的環形劇場正式印入眼簾。馬戲篷是FOCA團長智偉在愛丁堡、亞維儂等藝術節演出時在心裡許下的夢,如今他不但將馬戲篷再現臺灣,也將國際級的表演帶了進來。   首次來臺的法國雙人組合Fills Monkey也是啟發智偉築夢的開端,相較過去傳統的馬戲表演,招式花俏視覺華麗,Fills Monkey靠著一套特製鼓組、兩對鼓棒就走向全世界,智偉因此理解到當代馬戲可以跨越國家、形式,依舊讓所有人共感。音感極佳的 Fills Monkey 先以俐落的爵士鼓節奏開場,接著生活道具如網球拍、打蛋器、馬桶刷都化為鼓棒,燈光與節奏巧妙搭配,呼應兩人幽默流暢的劇情編排,音樂與馬戲就此不受限制,進入全新的宇宙。來自柬埔寨的法爾劇團是截然不同的風格,擅長運用身體表現情緒的他們,將柬埔寨的國家故事,如戰爭、性別平權、貧富差距等議題放進故事,以馬戲結合舞台劇及高難度的特技技巧,搭配傳統音樂現場演出及畫師為劇情作畫點綴,讓小小的舞台富有高濃度的層次韻味。   本土馬戲團包含FOCA、創造焦點、紅鼻子馬戲團、天馬戲創作劇團也輪番上陣,有些結合音樂劇、有些專為兒童互動而生,有些在表演中蘊含社會思考,呈現福爾摩沙島上百花齊放的當代馬戲風貌。    文字|Gill Li、Stella Tsai 攝影|FOCASA馬戲藝術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