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30
vol 008 九月號 – 編輯室的話
過往的編輯經驗中,我總是希望有照片說話的空間...

編輯室的話Editorial

過往的編輯經驗中,我總是希望有照片說話的空間。不單是因為攝影能表達難以文字化的內心層面,更重要的是,影像能說的太多了,攝影師眼中看到的世界,往往比真實眼睛所能企及的還要特別。

 

本期以「攝影」為主題,顧名思義是將視角切換成躲在相機後的攝影師;主題企劃之一的紀實攝影師王勛達,本身長期擔任FOCA的劇照師,不只捕捉臺前的魔幻,也抓取大量幕後的瞬間,他將長期紀錄的畫面拼貼成「馬戲演員的日常風景」,過程就像是從單一雜技構成表演的過程。另一組「Catch Me If You Can」則由創作攝影師小棉被操刀,她以設定好的服裝、妝髮、主題故事,現場融入馬戲身體的表演,展現尋常模特兒難以企及的肢體可能性,也因為馬戲演員的表現讓影像立體,故事也鮮活了起來。

 

話馬戲邀請了攝影師與馬戲演員對話,雙方都有攝影的經歷,也在過程中對焦彼此的視角與想像。攝影也許未能捕捉到最精采的馬戲瞬間,但肯定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讓你再次驚奇馬戲居然也有這樣的可能性。而這個發現的過程,本身就是一件很馬戲的事。

 

文字|蔡瑞伶

雜·智庫:印象派畫筆下的馬戲女子

一直以來,女性都未曾缺席於馬戲中。許多早期的人類活動都有女子表演雜耍、特技的記錄,但馬戲向來被視為男性主宰的陽剛世界,女性即便現身,也多被賦予刻板印象的工作。一般認為現代馬戲始於19世紀末的倫敦,但歐陸馬戲傳統也不容忽視,尤其是法國,紅磨坊歌舞秀和馬戲劇院都曾躍上蒙馬特畫家們的繪畫清單中。

 

印象派元老、擅於描繪芭蕾舞者的竇加(Edgar Degas)就曾畫過一名馬戲表演者:拉拉女士(Miss La La)。拉拉女士是一位混血表演者,擅長走鋼索、高空鞦韆、人體加農砲。她不但力大無窮,可以同時舉起三名男性,咬合負重功力也十分驚人。畫作《費南多馬戲劇院的拉拉女士》就捕捉她以「鋼鐵下顎」咬住繩索,懸掛在高空的身影。另外也有描繪她倒掛空中,咬住綁著砲管繩子的海報。拉拉女士當時已頗負盛名,即便是現在,她的表演能力和項目依然十分罕見,更打破性別分野。

 

另一位不尋常的馬戲表演者是小丑夏愚高(Cha-U-Kao)。夏愚高跟拉拉女士一樣,都使用藝名,但夏愚高的身世更為撲朔迷離,只知道年輕時曾是體操選手。貴族後裔畫家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畫過許多夏愚高畫像,也曾出現在羅特列克具有浮世繪風格的插畫中。她總是以獨具個人特色的造型出現:黑色衣褲、鮮黃色蓬紗領,高高束起的頭髮。而夏愚高身為女性,不僅十分顯見於小丑界,還是當年一名公開出櫃的女同志。

 

文字|余岱融

Tags : Reading circus, FOCA, FOCASA, circus, circus arts festival, circus classroom
FB :
Related Articles
vol 010 三月號 -不分國界都爆篷—V-13巨型能量場
佇立在園區的正中心,紅白相間的V-13劇場是臺灣第一座馬戲篷,今年除了馬戲篷主體外,更添入了引帳增加劇場的氛圍與層次感,觀眾從拱形入口進到篷內,光線被收束成漆黑的小型廣場,得再次穿越過道才是劇場本身,隨著步伐,外頭的艷陽、喧囂漸漸沉澱,360度的環形劇場正式印入眼簾。馬戲篷是FOCA團長智偉在愛丁堡、亞維儂等藝術節演出時在心裡許下的夢,如今他不但將馬戲篷再現臺灣,也將國際級的表演帶了進來。   首次來臺的法國雙人組合Fills Monkey也是啟發智偉築夢的開端,相較過去傳統的馬戲表演,招式花俏視覺華麗,Fills Monkey靠著一套特製鼓組、兩對鼓棒就走向全世界,智偉因此理解到當代馬戲可以跨越國家、形式,依舊讓所有人共感。音感極佳的 Fills Monkey 先以俐落的爵士鼓節奏開場,接著生活道具如網球拍、打蛋器、馬桶刷都化為鼓棒,燈光與節奏巧妙搭配,呼應兩人幽默流暢的劇情編排,音樂與馬戲就此不受限制,進入全新的宇宙。來自柬埔寨的法爾劇團是截然不同的風格,擅長運用身體表現情緒的他們,將柬埔寨的國家故事,如戰爭、性別平權、貧富差距等議題放進故事,以馬戲結合舞台劇及高難度的特技技巧,搭配傳統音樂現場演出及畫師為劇情作畫點綴,讓小小的舞台富有高濃度的層次韻味。   本土馬戲團包含FOCA、創造焦點、紅鼻子馬戲團、天馬戲創作劇團也輪番上陣,有些結合音樂劇、有些專為兒童互動而生,有些在表演中蘊含社會思考,呈現福爾摩沙島上百花齊放的當代馬戲風貌。    文字|Gill Li、Stella Tsai 攝影|FOCASA馬戲藝術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