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收到《讀馬戲》時,我在人來人往的捷運月台展開這份長寬都超過50公分的巨大報紙。說是巨大,也只是相對於書本或雜誌的禮貌尺寸。路人接二連三閃過我雙手展開的廣闊幅原,隨著我歪頭或翻轉紙面、閱讀各種角度的文字,每個人閃避的速度或內縮的肩頭角度都不一樣,也有人閃也不閃、直接用肩頭撞過張開的紙張,用力道透露他的不滿。就在那個當下,這個討人厭的人類所製造的人行道障礙,創造了一個近乎馬戲的魔幻時刻。
馬戲來自生活,從道具、技法到創作理念,每一個都與創造者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樣的感受尤其在本期「讀馬戲」的對談中可強烈感受,其實放下名詞的釋義,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或多或少、無聊或不經意地,親身經驗或創造馬戲的瞬間。因此繼去年底FOCA將排練場搬遷至桃園,今年也將踩點新竹探索館,打造臺灣第一個兒童馬戲基地;更將在臺南水交社文化園區放入第一顆馬戲篷,創辦第一屆「Focasa馬戲藝術節」。
本期除了聚焦生活,探索生活中潛藏的馬戲靈光;也將手把手帶你回顧成長過程中,那些曾經差點玩起來、可能再練一下就很神的變戲法,希望捧著這期《讀馬戲》的你們,都能由此開始,為自己、家人朋友,主動創造生活中靈光滿溢的馬戲時刻。
文字|蔡瑞伶
走鋼索是馬戲中最令人屏息以待、手汗直流的特技項目之一。在臺灣走鋼索的演出不多,但大眾對這種講求動態平衡技巧的表演並不陌生,畢竟,誰小時候沒有搖搖擺擺、沿著矮牆或地磚縫走過鋼索呢?
走鋼索或走繩技巧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至今沒有定論,但17、18世紀就有相關紀錄,韓國也有結合插科打諢、諷刺皇室的傳統走繩表演。許多馬戲技藝過去都在家族內傳授,鋼索也不例外。最有名的走鋼索家族是發跡於中歐的「飛行的瓦倫達」(Flying Wallendas),他們曾加入玲玲兄弟與巴努貝利馬戲團,是該團的招牌明星。家族第七代成員尼克.瓦倫達(Nick Wallenda)曾在2012年走鋼索橫跨美加邊境的尼加拉大瀑布。
在尼克完成這個壯舉前,讓鋼索舉世聞名的其實另有其人。1974年法國高空鋼索表演者菲利浦.佩蒂(Philippe Petit)克服層層關卡,進入當時剛完工、未完全開放的紐約雙子星大廈,在雙塔離地四百公尺的頂樓高空間走鋼索,在警察終於把他「逮捕」下來前,他已經來回完成六到八趟行走。達成這個前後策畫長達六年的目標,記者詢問他為何要這樣做時,他回答:「沒有為什麼。」菲利浦認為平衡是一種奇蹟,走在鋼索上,每一步都是一個奇蹟。他的事蹟被拍成紀錄片《偷天鋼索人》,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也翻拍成電影《走鋼索的人》,由喬瑟夫‧高登李維主演。
文字|余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