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31
vol 002 主題企劃
板塊移轉與重組 2020臺灣馬戲回顧...

板塊移轉與重組

2020臺灣馬戲回顧

2020年絕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年,不僅因為疫情翻轉了生活習慣,甚至迫使開展新的思維,也由於在這紛亂的時節,臺灣雜技與馬戲蓬勃能量絲毫沒有停步。讓我們一起回顧2020年的幾個現象:

一、創團、創新、轉型、議題入作,勇敢跨出自己的第一步

2020年不僅有許多團隊第一次發表完整作品,也有許多創作者嘗試不同以往的路線。華山親子表藝節中,鏡劇厘馬戲推出壹號作品《美好時光》,甫轉型的天馬戲創作劇團和音樂劇團A劇團合作《茉莉的魔法歷險》,成功結合馬戲與音樂劇體裁。而特別引人注目的新團隊還有0471特技肢體劇場,四個月內一連發表了兩齣截然不同的作品《NONSENSE》和《永恆權利》,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成團五週年的創造焦點以全女性表導班底推出《#Since1994》,賦予臺灣雜技及馬戲的女性表演者們幾乎未曾現身的立體形象。歡慶十週年的FOCA則以《消逝之島》和《苔痕》兩個觀演形式迥異的作品,首次以創作回應其所在地社子島的開發議題。楊世豪在艋舺舞蹈節發表的實驗作品《拆解馬戲表演者的身體》,則屬臺灣極少見以身體概念出發的創作。而老字號的臺灣特技團,成團三十年之際邀請陳彥斌、董怡芬打造全新菜色《Unknown Aurora——魔幻森林》,以科技元素結合該團擅長的傳統雜技,令人耳目一新。

二、連結地方或政策觸及需求?現地創作與戶外演出激增

自疫情趨緩後,文化部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辦《端午謝平安 ‧ 藝文大匯演》,宣告藝文展演全面恢復,也讓地方政府延續近年城市行銷與活化空間的政策,鼓勵大眾走入戶外、走出劇場。馬戲向來善於適應不同的演出條件,也因此更加嶄露頭角。包括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新竹「台灣設計展」、臺北「白晝之夜」等,都可以看到馬戲演出。其中也有自發性的計畫,如臺中團隊狂夢藝術就發表了「在現地六年計劃」的第一個作品《西區舊城》。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繼2019星合有限公司策畫臺南街頭藝術節後,2020年臺灣街頭藝術文化發展協會也執行了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馬戲工作者獲得地方政府委任辦理大型城市節慶,似乎逐漸成為一種常態範式。將策畫工作回歸給民間專業單位固然令人欣喜,但在受地方文化局處委託下,是否有持續推動馬戲與街頭藝術和城市政治、美學關係的空間,值得從業人員持續參與及觀察。

三、機構持續投入培育,馬戲團隊獲補助青睞

隨著各地公立表演藝術中心、中央及地方的藝文資源一一到位,藝文補助支持對象、方式、期程的多元化是顯著的趨勢。正處於起步階段的臺灣馬戲創作也搭上了各種支持資源的列車,從文化部、國藝會到地方文化局,補助機制似乎已暫時放下馬戲在分類上妾身未明的問題,給予其藝術活動身分的初步認可。

隨著位於劍潭的實體劇院開幕在即,近年開啟許多培育計畫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於五月啟動馬戲棚計畫,由星合有限公司&合作社創辦人陳星合、江侑倫共同策畫,為期近八個月的時間邀集各領域的資深創作者,規畫一系列的工作坊。十二月底的呈現展現了馬戲表演者和不同領域藝術家碰撞與激盪的成果,打開許多過去少見的觀演形式。而更早開始的衛武營馬戲平台馬戲駐地計畫,延續2019年的跨國交流架構,隔轉為培育國內創作者,以密集工作坊的形式,邀請編舞家余彥芳及馬戲創作顧問余岱融擔任響導,探索馬戲與舞蹈思維彼此激盪的可能,希望在未來能讓衛武營馬戲平台及舞蹈平台相互對接。

四、疫情打亂腳步,國際連結尋找新方法

儘管疫情控管得宜的臺灣在2020下半年仍有滿滿的演出,但國際市場與交流就沒那麼幸運了。包括衛武營馬戲平台原定邀請國際節目皆取消演出,原本蓄勢待發由衛武營、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三方簽訂的三年人才合作培訓,也暫時無法邁步前行。若疫情持續,明年馬戲平台是否能比照今年衛武營舞蹈平台,將國際參與與交流轉為影像或線上進行,有待觀察。

星合有限公司&合作社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夏日藝術節──玩聚場」策畫的「釘孤枝熱血大亂鬥」全數回歸臺灣參賽者,專業工作坊則改為線上進行。而年末香港大館也和星合有限公司策畫了「釘孤枝熱血大亂鬥──馬戲白日夢」,以線上短片播映的方式匯集全球各地雜耍好手。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則在國藝會「超疫計畫」支持下,將《消逝之島》兩年來演出素材拍攝為錄像作品,並透過線上論壇與國際馬戲同行討論:馬戲錄像成為跨國界交流方法時,還有哪些可能。疫情不見盡頭,國際合作如何繼續的提問,還有待更多創意來回答。

五、從記錄到評析:馬戲書寫的缺乏

創作實踐前仆後繼,馬戲書寫卻力有未逮。以最具指標性的表演藝術雜誌《PAR表演藝術》(簡稱PAR)為例,過去馬戲主題的企劃多半是配合國外團隊來台演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到位後,PAR肩負宣傳館舍主辦節目的重責,乘載異質與次類型的空間越來越少。近年PAR的馬戲報導極少,評論則是幾乎沒有。2021年轉型成雙月刊的PAR能否有馬戲書寫的空間,還是個未知數。而國藝會支持的「表演藝術評論台」,在以專案補助為主要機制的架構下,書寫對象與類型取決於評論人本身的觀照,難以反映產業生態發展。

衛武營馬戲平台近年透過平台手冊編撰「馬戲關鍵字」,目前以表演項目為主,也同步刊載於官方網站。適逢十週年的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出版紀念專刊,除了歷年作品也進行深度訪談與邀稿,十年大事紀則並列了臺灣馬戲雜技大事記和團隊活動,希望能呈現團隊與生態互動的樣貌。

臺灣無論是承襲自中華雜技的學院系統,或是當代承接外來論述與知識的創作實踐,相較於其他領域都缺乏紀錄者、評析者,遑論對於雜技、馬戲身體美學的深度理解或學術研究。在此背景下,加入馬戲書寫的評論人自然地帶著過去的眼光與知識架構,在援引專業知識上常顯得捉襟見肘。臺灣雜技與馬戲的書寫框架與知識系統建立,仍有許多待補足的地方。

 

文字|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