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30
vol 003 話馬戲—來自女性從業人員的臺灣雜技與馬戲觀點(一)
女性表演者在馬戲中一直是少數,也常被限定於特定的表演項目或位置...

【編輯筆記】

女性表演者在馬戲中一直是少數,也常被限定於特定的表演項目或位置,例如高空、軟骨功。這個現象不只存在於臺灣,也是世界上普遍的現況,背後的文化與社會原因十分複雜。

2020年創造焦點製作全女性的馬戲作品《#Since1994》,賦予臺灣雜技及馬戲的女性表演者們幾乎未曾現身的立體形象。接下來兩期的話馬戲,我們訪談六位女性馬戲工作者,讓他們的觀點在紙上相互對話,也彼此激盪。

張京嵐

 

你和雜技/馬戲的第一次接觸?

我大概六歲的時候第一次聽到雜技、特技,我爸爸問我要不要去海家班練特技。後來去看了朱家班的表演,印象最深刻的是足技、蹬竿。那時其實沒有那麼深的了解跟認知,只覺得好厲害,完全超乎我的想像,也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到。大概九歲時我進入李棠華老師的中華民俗技藝訓練中心,學習六年、服務兩年,後來中心跟學校合併成立綜藝團,就進來綜藝團服務。

 

對你來說雜技/馬戲是甚麼?

我經歷了這個領域四十年的變化。現在這樣的表演沒有辦法用固定的想像或名詞來界定,因為它其實就是一個用身體在空間創造讓人無法想像的技藝表演。我們也在思考:從學習場域到社會環境,現在的觀眾想要看到的是什麼?以及我們也想要透過身體的技巧,傳達當代的問題。我覺得特技、馬戲已經不再只是使用身體或物件的單純技能而已,它應該是一種表演藝術。當然對我來說這個轉變非常巨大,因為過去我們就只是如實地將技巧呈現給觀眾,現在加上不同表演藝術的融入以及科技的進化,未來的發展應該會更有可能性。

董怡芬

 

你和雜技/馬戲的第一次接觸?

2003年王光華老師請我去協助身體指導,隨後因緣際會看了臺灣特技團演出,覺得非常驚艷:天呀!在臺灣真的有人這樣在表演。那時候看到的項目有地圈、排椅、足技。我當時很深刻的感受是,像我做身體表演時我很小心,我是個不太受傷的舞者。但看到他們這樣用身體,當時我不知道要如何欣賞,除了替他們緊張之外,甚至不太舒服,那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

 

 對你來說雜技/馬戲是甚麼?

我其實沒有深究。但有聽過表演者陳述他們覺得什麼是雜技,甚麼是馬戲。身為一名觀眾,我覺得臺灣目前的資訊是沒有脈絡的。我看到很多年輕人非常棒,他們很想把馬戲推廣出來。但大家做的類型很相似,以外顯的技術為主,多過於我也還在尋找和理解的馬戲美學。我期待創作者告訴我為什麼說這些話會需要用馬戲、特技。我覺得困難在於我們會期待技術,有時候技術一出現就會很難說話。如果說馬戲相對是一個西方的產物,我期待我們借用、挪用這樣的形式跟表現時,臺灣這個地方怎麼供給這些人養分,可以說哪些話。

 

楊立微

 

你和雜技/馬戲的第一次接觸?

進戲曲學院之前,我完全不認識馬戲或是雜技,第一次看到雜技演出是學校每週一次的觀光戲,對當時的我來說雜技表演是非常魔幻的一件事情,看著心裡總覺得緊張又興奮:「天啊!我將來要學的是這些東西嗎?我好喜歡這個也好喜歡那個!」帶著期待的心情,給了自己一個願景,「我要練足技!」

 

對你來說雜技/馬戲是甚麼?

對我來說雜技和馬戲其實沒什麼不同,只是文化和源頭不同,才會有這兩個用詞。我自己是雜技出生的表演者,走遍亞洲的舞台,也嚮往著能在歐洲馬戲帳篷下演出自己的足技。現在最想要一直去嘗試各種不同的表演方式,想要打破自己對足技的刻板印象,甚至希望當大家說到馬戲、特技或雜技時不再只是提到高空或是軟功,而是會想到「足技」的表演。

張京嵐

現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系專技副教授兼系主任,師承李棠華先生,專長為傳統特技項目,亦將高空特技舞蹈綢吊、空中環及立體大繩等,編創引入劇場演出,並將這些技藝引入教學體系中,為臺灣高空特技舞蹈教學第一人。

攝影:張京嵐提供

 

董怡芬

現任軟硬倍事聯合藝術總監、動見体核心藝術家、舞蹈空間舞團客席編舞家、安娜琪舞蹈劇場客席編舞家。同時於臺灣大學、清華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大學等校擔任講師。多次與臺灣馬戲、雜技團隊合作,曾擔任臺灣特技團《Unknown Aurora魔幻森林》編舞。

攝影:Kris Kang。

 

楊立微

足上舞伶楊立微,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以創新的足技演出受邀參加多次國外藝術節,包括2017捷克布拉格雜耍藝術節 Roztoc fest 特邀嘉賓、2019韓國春川藝術節、2019韓國鞍山藝術節、2019韓國釜山藝術節等。

攝影:陳志成。

 

採訪|余岱融

整理|林願敏、余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