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vol 005 文題專文
馬戲作為表演藝術的一種類型,和其他舞台表演最大的差異之一可以說是空間的使用...

馬戲.空間──初探臺灣馬戲硬體空間的使用與需求

馬戲作為表演藝術的一種類型,和其他舞台表演最大的差異之一可以說是空間的使用。當然,隨著今天的藝術發展,分類越趨模糊,對於空間的使用也出現越來越多「非典型」的現象。但不同的藝術類別在傳統上的發展與空間運用,的確影響了它們今天的面貌。

馬戲對於基礎設施的需求落差可以非常大,我們可以從演出的空間形式,回推馬戲在排練時可能需要的空間條件。從在黑盒子空間、無道具的單人特技表演,到像死亡巨輪的規模、高達兩三層樓的戶外大型動力裝置互動演出,或在建築物牆面吊掛的高空特技,這些不同的表演規模與形式對應到的排練空間,在高度、寬度、深度、吊掛結構的需求等都大不相同。然而,空間資源並不總是唾手可得,也常常會需要在經濟能力和空間條件間做出取捨。

八月底,福爾摩沙馬戲團搬離了待了八年的社子島。這八年間團隊使用了兩個不同的排練場,都是利用淡水河堤旁的鐵皮廠房進行內部裝修後使用,其中第二個排練場使用超過五年。藝術總監李宗軒表示,原本因應市政府的社子島開發計畫要於2022年要搬離,期待新的排練場空間在規格和設備上可以更理想。但因為一年多來疫情的衝擊,降低開銷變成眼前十分迫切的課題。位於桃園蘆竹的新排練場只能就基本的需求去考量,和社子島的排練場相比,整體排練場空間的僅有部分改善,許多條件並沒有比較好,甚至比之前還要不理想。

就排練空間而言,福爾摩沙馬戲團的新排練場在寬度和深度的比例上更接近一般的舞台空間,但整體面積變小。排練場高度比過去略高,空中吊點數維持兩個,過去曾計畫搬遷後要增設的海綿池、訓練彈簧墊目前也尚未實現。李宗軒表示,排練場從大臺北都會區的邊緣,遷移到非都會地區的改變,也花了一些時間和團員討論如何重新安排生活區域以及分配排練和通勤的時間成本。而社子島還是留有一間行政辦公室,全團目前僅安排月會時會全體相聚,也還在觀察排練場和行政辦公室分開後對於團隊營運的影響。

福爾摩沙馬戲團面對疫情的遷移,顯現出民間團隊在尋找排練空間時,必須面對從地段、租金成本、時間成本到各種硬體需求考量上的平衡問題。由於對於空間的需求特殊,馬戲團隊如果想要使用官方釋出的一般排練空間,就必須有策略地應用。甫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思劇團經營管理的「藝響空間─林森59」,就進駐了兩個馬戲團隊:馬戲之門及創造焦點。思劇團總監高翊愷表示,在與兩個團隊交流時得知,馬戲之門及創造焦點過去都有各自習慣合作租用的私人排練場,都是考量到排練空間高度的需求而做的選擇,但也因此地點較為偏遠,租金也較高。林森59的排練空間雖然不完全符合一般馬戲排練的高度需求,但租金較低,也因為兩團的演出並不是每次都有高空項目或疊羅漢等需要高度的橋段,因此採用部分排練於林森59進行,需要高度的練習才回到各自合作排練場的方法來平衡開支與空間需求。

對於排練空間高度有絕對需求的高空表演項目,一直受到觀眾廣大的歡迎。但相對於其受歡迎的程度,高空表演從排練空間需求到技術知識的累積,目前在臺灣都還力有未逮。高空藝術家胡嘉豪就表示,自己經歷過很多不同的演出條件和排練空間,演出空間從專業的劇場到戶外舞台,排練空間從三米多的空中瑜珈教室,到國外高達十五米的專業高空訓練場所都有,也曾經把道具架設在樹上練習。「空間對於訓練和表演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動作組合的限制,再來就是心理層面上的影響」胡嘉豪說,「在有高度的場地練習時,會有比較多可以延伸的空間,動作組合之間的串聯也會比較流暢。而因為高空馬戲非常接近死亡邊緣,所以在高度較高的場地時,心理壓力會來的更多。」

嘉豪也談到由於臺灣幾乎沒有專門提供給高空馬戲訓練的空間,因此每到一個地方要排練時,自己從基礎設備和器材開始架設是常態。在他過去的演出經驗中,如果是受到文化藝術機構的邀請,對方也有自己的技術團隊時,通常對於安全條件的要求都會比較嚴謹,由時甚至會用非常高的標準來檢視設備。他自己也有對於演出安全性的堅持,例如一定要放安全地墊,不同於某些高空演出會為了視覺美觀而捨棄不用。李宗軒也談到類似的狀況,他表示:就算是專業的劇場技術工作者,大多數對於馬戲演出的經驗不足,警戒心也相對高,就會要增加許多來回溝通的程序,在高空演出要使用懸吊系統時最明顯。「許多館方可能對於懸吊的安全性有一些既定觀念,但其實專業的表演者本身是最清楚危險性的人,」李宗軒表示,「但仍然常會遭遇到很多困難。」

對許多文化機構及展演館舍的人員而言,馬戲的出現是打開「公共性」有力的工具。近年衛武營馬戲平台的策展人張欣怡表示她在節目策畫上會考量空間的親近性,例如三年前衛武營開幕季的馬戲平台試著延續前兩年場館尚未開幕時,靈活運用廊道、戶外舞台和室內劇場的策略,讓2018年的馬戲平台節目在歌劇院、戲劇院、繪景工廠、戶外劇場、榕樹廣場上演,其中有如何讓觀眾更熟悉場館的考量,也因為是開館第一年,很多決定都是在試水溫。「一開始大家進到衛武營的空間都會覺得很吃驚,因為真的很大」張欣怡表示,「但家大業大也不是真的那麼好用。」她正式接下馬戲平台的策展職務是在2019年,「自然地貌和人文地貌的結合應該是衛武營馬戲平台很重要的特色或指標。我覺得那年的策畫在空間的使用上相對完整。」

場館如何從節目策畫到空間使用上包容、理解馬戲製作的需求,是藝術家/團隊和藝文場館相互依存關係中重要的課題。張欣怡認為在硬體空間的使用上,場館方應該要打開更多心理空間讓藝術家的想法可以滲入。她認為就機構空間的時空紋理而言,衛武營從軍事空間變成歸還於民的文化藝術空間,其中共融與包容特質不證自明,跟馬戲本質上開放、自由的精神幾乎可以說是相互呼應。衛武營的硬體空間本身的確有很多可能性,但張欣怡強調「場館自己本身在軟體的技術條件上,也就是技術人員怎麼有意願去跟藝術家開發空間的可能性,其實是個願景。(……)過去館內也有討論過有沒有可能利用現有的設備,在淡季將歌劇院的後舞台或側舞台變成一個馬戲可以固定排練的場地。像跟戲曲學院合作的移地教學就是個小小的開始,雖然這個構想到現在都還沒實現,但我覺得未來很有機會。」馬戲平台中具藝術實驗與研究導向的藝術家駐地計畫,也是另一種嘗試,張欣怡表示:「藝術家駐地計畫是要去實驗衛武營空間可用和再造的可能性,透過藝術家的觀察去打開公共空間的表演(……)這不是要做出完整製作的計畫,它要去撼動的是場館管理空間的思維。因為廳院使用的方式大概就是那些,但如果要回到場館空間的開放和包容,要靠這種藝術家研究發展的計畫。我認為這是衛武營非常值得持續投注人力、物力、資源的實驗型表演模式。」

談到臺灣馬戲在空間使用上的挑戰,李宗軒認為場地在安全性上的差距很大,「例如沒有一個藝響空間是可以裝保險繩的,或是都沒有軟墊。所有可排練的空間對於馬戲的包容性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而李宗軒、胡嘉豪和張欣怡都不約而同提到:也許體操館或體操訓練場才是臺灣現階段更適合馬戲訓練和排練的場地,也是比較有實際執行的選項。胡嘉豪表示:「我認為很多體操館的安全係數都是夠的,軟墊一定有,空中堅強的鋼骨結構也有,對於高空馬戲要發展東西會比較舒適,發展度也比較高。」另外,他也提到專業人士的缺乏,「從高空架設人員到馬戲身體防護員都會需要,因為目前這個圈子的人真的太少了。」

 

文字|余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