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30
vol 007 六月號 – 編輯室的話
回到40年前,臺灣馬戲團的全盛時期...

回到40年前,臺灣馬戲團的全盛時期,遠東、千秋及東亞三大馬戲團,總是一頂大帳篷就地搭起,成為地方階段性的生活重心。只要走進馬戲篷,人人都會被空氣中的歡樂感染,換上快樂的笑容。隨著動物馬戲式微,馬戲團被狠狠遺棄在時光後頭。今年3月,FOCA醞釀已久的馬戲篷在臺南搭起,短短兩天萬人響應,說明馬戲之於地方居民的吸引力。為什麼要不計代價買下昂貴的篷篷,造福地方的朋朋?有請團長與總策展掏心掏肺說給你聽。

 

馬戲與地方的關係,也在近年的臺灣創作中現形。既有娛樂型的表演、創作類的當代馬戲,更有深掘地方文化的民俗轉譯;因地制宜,都成為這塊土地的獨特情懷。狂夢藝術以地方田調長出移動式劇場,連圍觀的路人都要納入表演環節之一;FOCA馬戲三部曲則自駐地十年的社子島取材,將日常見聞連結馬戲,觀看的同時也能了解地方歷史演進。不只臺灣,雜智庫告訴我們遠古埃及就有女子丟球的壁畫;國際視窗也引用加拿大的觀察,現地製作早在1960年代就從藝術、舞蹈,一路影響至馬戲。馬戲確實是一件很地方的事,被地方深深影響,也與地方唇齒相依。

 

文字|蔡瑞伶

雜·誌庫:丟球的埃及女子

過去幾十年來,埃及古文明一直受到大眾文化的喜愛,從日本動畫《遊戲王》,到電影《神鬼傳奇》、《博物館驚魂夜》,以至漫威最新影集《月光騎士》,都從這個遙遠、神祕而迷人的文化中汲取靈感。

 

最早關於馬戲的紀錄,也能追溯到古埃及的中王國時期。在貝尼哈桑(Beni Hasan)墓群第15號墓穴裡,明納胡夫(現明亞市)最高行政官的棺室壁畫中,就呈現了三位身姿各異、丟著兩顆或三顆球的雜耍女子。她們的兩側還有像是結合騎馬打仗的拋球遊戲、一位女子跳躍的連續分解畫面、看起來像雙人瑜珈的特技動作、以及隨著遊戲拍手的女子。除此之外,同樣墓穴群的另一個棺室中,還有一系列詳細描繪當時摔角活動的圖像。這些,都是雜耍和特技目前所知最早的證據。

 

雜耍在畫面和表演節奏上都帶給人一種連續、不斷循環的感受,這樣的特色就被善用在歌劇《阿肯那頓王》(Akhnaten),由英國國家歌劇院和洛杉磯歌劇院於2016年共製的版本中。搭配菲利浦.葛拉斯(Philip Glass)極簡、持續反覆音形的樂音,英國雜耍天團甘蒂尼雜技團(Gandini Juggling)運用雜耍球、雜耍棒,讓整個舞台充滿動態的活力感,折射出雜耍遠古身世的同時,也呼應阿肯那頓王對宗教改革的堅持不懈,以及在人類歷史中追求進步、改革的觀點,是如何像雜耍一般流轉至今。

 

文字|余岱融